6月18日9:00,会计与审计教研室邀请吴秋生教授为青年教师开展专题学术讲座,旨在于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促进学术交流。本次讲座以吴教授最新发表的论文《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策略研究——基于自主知识体系涵义的分析》为例,深入剖析学术研究方法与创新路径,吸引了教研室全体青年教师参与学习。

聚焦自主知识体系:从理论含义到研究方法
吴秋生教授首先以论文引言为切入点,系统阐释学术研究的底层逻辑。强调“提出真问题是研究的核心”。他指出,论文选题背景需紧扣“国家审计实践需求与理论供给不足的矛盾”,通过厘清“自主研究”的内涵——即立足中国情境、解决本土问题的原创性研究,才能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知识体系。讲座中,吴教授详细对比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差异,规范研究侧重逻辑推演,通过构建理论框架提出应然层面的策略;实证研究则依托数据验证,以量化分析揭示实然规律。同时以自身论文为例,演示了如何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开展研究。

“问题导向”贯穿教学与科研
针对一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吴秋生教授强调“问题导向”是核心要义。无论是课程改革、教改项目还是教学成果申报,都需紧扣实践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步思维框架,强调对策需精准对应痛点。吴老师指出,创新的本质就在于解决实践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学术研究的价值增值。

讲座结束后,与会教师围绕“如何识别有价值的科研问题”“教学成果的创新性提炼”等话题展开讨论。教研室主任程建波老师总结表示,吴教授的讲座既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更展现了学者的问题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希望青年教师以此为契机,打开学术视野,后续将以“问题导向”为指引,推动教改项目、一流课程等的深化建设,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培育更多兼具本土特色与实践价值的教学改革成果。
供稿:会计与审计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