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

教与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与学 > 正文

读书,用一生的时间 ——行管1903班开展“4.23世界读书日”读书分享活动

发布时间:2020-04-26阅读数: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读书,已不仅仅是学习,更是对个人灵魂的熏陶与升华。书籍既凝聚了前人的思想精华,又吸收了后人的智慧力量,迸发出耀眼的火花。读书是一种品质,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境界。为迎接第26个世界读书日(4月23日)的到来,引导和鼓励同学们利用线上图书馆,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校园,公管教研室李玲老师带领行管1903班部分同学开展“4.23世界读书日”读书分享活动。

读书,用一生的时间 ——行管1903班开展“4.23世界读书日”读书分享活动
李玲老师发布读书分享倡议

李玲老师首先给大家介绍了“世界读书日”最初的创意来源。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使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10月25日—11月16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世界读书日”的目的是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

读书,用一生的时间 ——行管1903班开展“4.23世界读书日”读书分享活动
李玲老师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温时炎同学说,“在疫情当前我选择分享的是《纪念白求恩》: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读书,用一生的时间 ——行管1903班开展“4.23世界读书日”读书分享活动
常丽萍同学分享《活着》

常丽萍同学拍照上传了自己正在读的《活着》。她说,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旧中国最真实的面貌。这本书不像其他小说有华丽的词藻,它只是朴实无华,揭示生命的意义。余华把冷漠送给了福贵,让他经历了中国过去60年发生的一切灾难。又把愤怒送给了读者,一起愤慨命运的不公。书中蕴含了余华对苦难的理解、对人类生存的关注——“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晋晞睿同学分享《忏悔录》:孔子所说的“知命”给我挺大启发,一个人要尽他所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来做他应该做的事,这样才能成为君子,无论成败,内心不会起丝毫波澜。“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而我们也应实行忠恕之道,须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要学会推己及人,这样才能逐渐的实现“仁义”,这似乎可以与我所看的奥古斯丁《忏悔录》中所认为的很多事情的错误往往由于人理性不足所导致的所联系起来,我们应该努力克制自己内心的幽暗,认识到自己理性的不足,通过实行忠恕之道来达到知命,从而尽自己所能的向仁义的最终目标前进。

此次读书分享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营造了“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浓厚氛围。

(作者:李玲) 编辑:cui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