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7日19:30,公管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认识社会,以知抗疫”社会学名师系列公益直播。社会学名师系列公益直播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特邀著名社会学家、人口学家及新锐青年学者共同推出。第一讲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教授开讲。
冯仕政教授开讲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后果严重、影响深远的公共卫生问题。公共卫生问题的产生和防控都与人类公共生活的形态密切相关。在本次课程中,冯仕政教授以“社会”与“公共”新冠肺炎疫情的社会学思考为主题,社会转型与公共生活的关系为切入点,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逻辑和机制出发,揭示当代中国公共生活的演变和趋势,进而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发展、防控和疫后恢复中的若干问题提出社会学的思考。
冯教授从怎么看(社会学的关切)、怎么算(社会学的思维)、怎么办(社会学的办法)三个方面提供给大家社会学的思考。其次,冯教授列举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的案例,分析了社会衰退的具体表现:脱钩—链接;梗阻—畅通;排斥—包容;压制—团结。随后,冯教授从自己亲身经历的网课、买车、戴口罩、使用消费券四件事论证了疫情期间如何认识社会,如何认识社会学。最后,冯教授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具体措施。

李玲老师参与提问
李玲老师本学期讲授《社会学概论》,听完讲座李老师发表了自己的感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对复杂而时刻变化着的世界,积极学习、深入思考、以知识充盈头脑,是一种对抗焦虑与恐慌的好方法。将个体置身于社会之中,了解社会运行与发展的机制,认识公共生活与个体的互动关系,将能提供一种安定内心的力量。
冯仕政教授带领大家,从社会治理与管理、疫情与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了解社会运行的特征,建构认识世界的多元视角,透视疫情与群体及个体的关系。当对自我和社会有了更好的了解,我们将更加无畏,勇敢前行。
疫情之中,虽困守一隅而学习不止。让我们共同携手,认识社会,以知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