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选树

当前位置: 首页 > 榜样选树 > 正文

王文:“不务正业”的青春答卷 一个舞者改写命运的疯狂十年

发布时间:2025-06-24阅读数:

王文,男,1995年5月生,山西省介休市人。淬炼•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方向)1410班,曾担任1410班班长,星启舞街舞社社长。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在社团与团队成员默契配合,传播街舞文化,现自己经营一家舞蹈培训公司.

敬胜怠 义胜欲 知其雄 守其雌——王文

操场惊鸿一瞥:误打误撞成了街舞社“掌门人”

军训期间,偶然看到“星启舞”社团在操场排练。因为高中时学过一点breaking,身体里DNA不自觉地跟着音乐舞动,加入到随舞的人群里。没想到,社团队长注意到了我,当场邀请我加入“星启舞”。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心里别提多高兴。可能是社团里跳breaking的人实在太少,再加上有点基础,社长直接推荐我当队长。刚上任那会,对于我这个“乳臭未干”的家伙,不少大二的学长和同龄人都不太服气。但为了证明自己,我把所有空闲时间都泡在舞蹈室,反复打磨动作、抠细节。慢慢地,大家也看到了我的坚持,态度也慢慢改变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团的凝聚力越来越强。那年,我和社团七八个同学参加“太原ILD vol.3&科大vol.6街舞挑战赛”。大家都是学生,手头不宽裕,为了省钱,七八个人挤在一间每晚100块的小房间里。房间小得很,一张床塞满了人,晚上翻身都费劲。但是我们却感觉很幸福,那是梦想的起点。最后我们拿到第四名的成绩,给这段一起拼搏的日子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百人救赛记:300双手如何托起差点夭折的赛事

2017年,因为舞蹈结识了不少朋友。偶然得知有朋友负责“uptempo亚洲校园街舞大赛太原赛区”(也就是现在的乌马河街舞大赛),我就想着能不能把这个比赛引进学校。跟老师沟通后,没想到他们特别支持,还帮忙解决了资金问题。可比赛筹备时却遇到大难题:场地布置好了,预计成百上千的观众都等着看,报名参赛的选手却寥寥无几。到底是报名费太高,还是宣传没做到位?那段时间我急得睡不着,甚至开始怀疑:“难道这个比赛刚开始就要结束了?第一年就成了最后一年?”我实在是不甘心,拉着社团的同学连夜开会。大家没有一句抱怨,有人主动联系校外舞者,有人在校园里张贴海报,还有人带头报名参赛。看着社团三百多名成员陆续填表,有人甚至喊来其他学院的朋友助阵,那一刻眼眶都热了。原来不是一个人在坚持,是整个社团用行动托着这个比赛往前走。如今每每听到学校还在继续承办这个比赛,看到公众号海报上“乌马河街舞大赛”的字样,都会想起那年挤在排练室改方案的夜晚。曾经差点夭折的赛事,在一群年轻人的坚持下成了校园传统,这种从无到有的生命力,大概就是青春最动人的回响。

从3000元到国际舞台:一个舞者的破局成长史

回望来路,街舞一直是我生命里不灭的光。高中时为了学舞,我还干过“挂羊头卖狗肉”的事,骗妈妈说要报英语补习班,实则偷偷把补习费拿去交了街舞课学费。

大一下学期,经同学介绍,我去介休代课,用赚来的钱供养自己的舞蹈梦,感觉很充实。大二那年,原本代课的机构突然关停,我心里也感觉空落落的。后来,学生家长联系我说,能不能继续带着孩子们,孩子们都习惯这种教学方式方法,也都有感情了。同时,我放心不下那群跟了我许久的孩子。想着既然要继续教,不如干脆自己开俱乐部。于是,我动了退学的念头。跟父母商量后,父母却觉得学舞蹈难以谋生,不同意我退学。

就这样,一番争执后,我们各退一步:我可以创业,但必须完成学业。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我拿出自己攒的3000块,又找朋友借了3万块,咬牙开起了舞蹈俱乐部。于是,每周五,我雷打不动地坐上从学校前往介休的火车,深夜11点出发,凌晨12点半才到。周日晚上在往返学校。身心俱疲,但一想到能继续跳舞、教舞,心里就满是踏实和快乐。

现在,由于国家对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舞蹈也不再被父母看作“不务正业”。有着父母、伴侣还有自己的坚持,我不仅把俱乐部发展成了公司,还一直坚持在一线教学。这次能带着孩子们去日本参加“Old school night 26 ”比赛,看着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发光,我特别骄傲,也觉得这些年的付出都值了。

一路走来,每一个关键时刻都离不开学校给予的支持——感谢老师们当年对比赛的鼎力相助,包容我的青涩莽撞;感谢社团伙伴们用热血和信任托举起舞蹈梦想。这些经历像一块块基石,铺就了我与舞蹈并肩前行的道路。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感恩继续深耕街舞教育,不仅要在舞台上绽放光芒,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年轻人感受街舞的魅力。相信在学校的关怀和大家的支持下,我能带着团队走得更远,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属于我们的街舞新篇章。

撰稿尚文蕊

供稿:0638太阳集团官网团总支宣传部

摄影:王 文